喬家大院
在晉商大院中,目前運作最好、最為游客關注的當是祁縣的喬家大院。這與張藝謀的電影《大紅燈籠高高掛》和胡玫的電視劇《喬家大院》關系莫大。
其實,早年,《白銀谷》、《晉昌源票號》等影視作品早將太谷曹家、平遙票號之類的晉商傳奇搬上了熒幕,但卻均沒有像《大紅燈籠高高掛》、《喬家大院》這樣引起轟動。尤其是《喬家大院》,直接為喬家大院景區帶來了游客人滿為患的直觀收益。播出《喬家大院》的當年,在旅游市場最為淡季的時刻,喬家大院卻迎來了比往年旺季更多的游客。
那些晉商的祖先們,相繼建起這樣的豪宅大院,無論當時是有怎樣的目的,恐怕都不會想到,這些大院會在今日成為人們游覽的勝地,大院本身成為賺錢的工具。當然,在晉商祖先們生活的年代,旅游還遠不是一個產業。
王家大院,是山西晉商大院群體的杰出代表,也是晉中盆地諸大院中惟一依山而建的全封閉城堡式建筑群。
而就旅游產業而言,在那些發達地區,旅游產業的規模也極為可觀,并不比晉商祖先們所從事的買賣賺的錢少。但可惜的是,今天山西的旅游產業絕對算不上發達,門票收入還占據著旅游收入的大項。對此,無論大院現在的管理者,還是政府旅游部門都在積極地探索,希望借大院旅游帶動當地經濟發展,壯大整個旅游產業,是整個行業的共識。其中,晉中市的愿景尤為迫切。
現在,晉中市已經將晉商大院當做了城市名片。畢竟,現存的晉商大院幾乎都集中在晉中市的轄區。對此,山西的臨汾也不太服氣,在臨汾人看來,臨汾一帶才是晉商的發源地,平陽商幫才是整個晉商的杰出代表。
平陽是臨汾的古稱。其中,平陽亢氏“號稱數千萬兩,實為最巨”。明清時代,平陽府的亢氏,人稱“亢百萬”,富可敵國??菏献畛鯌撌强控滬}起家的。鹽鐵一向是政府實行專賣的管制商品,基本不容民間染指,但平陽亢氏卻可以憑借由政府特許的鹽商鹽引到指定地點運銷。正是靠著這種販運特權,亢氏獲取了豐厚的利潤而成為巨富??菏显邴}商聚集的揚州修建的亢園,顯赫一時。當然,晉商之所以引領明清商業數百年,也不是完全靠這種官商壟斷下的暴利,亢氏還是大糧商,當時北京資本最大、規模最大的糧店就是亢家在正陽門外開設的糧店。此外,晉商在資本金融的運作上也領先一步,亢家的典當鋪也絕對是當時資本雄厚的翹楚。傳說,亢家為了擠垮另一家當鋪,曾經連續3個月拿出90尊金羅漢到這家當鋪去典當,每尊典銀1000兩。這家當鋪人慌了,問典當人,何以有這么多金羅漢,來人說:“我家主人有金羅漢500尊,現在還有410尊等著典當呢!”這家當鋪只好讓亢家將90尊金羅漢贖回,自己關閉當鋪遠走他鄉去了。
這個傳說有點面熟。在電視劇《喬家大院》中,就有類似的橋段,不過將金羅漢換成了銀冬瓜、金元寶。但僅就財富的數量而言,似乎晉中的晉商比不過臨汾的晉商。
但為晉中所驕傲的是,晉中產生的晉商,大多是白手起家的典范。比如祁縣的喬家,其祖喬貴發早年是一個衣不遮體、無依無靠的光棍漢,從走西口,做當鋪伙計,再到開草料鋪,賣豆腐才最終發家致富,“先有廣盛公,后有包頭城”說的就是喬貴發。太古的曹家,祖先曹三喜因生計所迫,隨人到東北經商。先是租地種菜、種豆,后與人合伙磨豆腐,用豆腐渣養豬。之后再添釀酒業、雜貨業、典當業,在沈陽、四平、錦州等地設立商號,逐步成為了省外大商。
誰有資格代表新晉商
令人遺憾的是,在今天的整個山西,想要選出一批新晉商的代表恐怕并不容易,即使勉強選出來只怕也難以服眾,很難被看做是晉商衣缽的繼承者。
一方面,像百度的李彥宏、海航的陳鋒、富士康的郭臺銘等商界巨子雖然也是山西人,但其核心的產業并不在山西本地;另一方面,像海鑫的掌門人等本地富豪雖然是地地道道、土生土長的山西本地人,但其致富的里程上與山西固有的能源優勢密切相關,這一點,被很多人看做是沾了地利的光。人們的疑問隨口而來:假若山西沒有煤炭資源,山西本地的還有誰能登上財富榜?
假如沒有煤炭資源,山西將會有何變化?
這是一個令山西人有些尷尬的話題。至少,相當一部分山西人自己也不認同,現在的山西本地商人中,誰能擔得起新晉商的稱號。偏偏這個時候,山西富豪樓市、車市一擲千金的豪舉不斷被曝光,讓很多人直言,山西的很多富豪根本算不上是企業家,與晉商更是掛不上鉤。山西財經大學的崔滿紅教授只肯稱之為:企業主。
拿現代商業的成功樣板來套山西當代的晉商,山西少有植根于本地市場,在完全的競爭環境中成長的企業。上世紀還曾經占據相當市場份額的一些輕工產品,如今早已難覓蹤跡。海棠洗衣機、奇強皂粉、春筍彩電等一大批幾乎跨入名牌行列的山西企業生產的商品,莫名其妙地不斷消失,停產、滯銷,乃至最終破產。當然,煤炭產業的暴利,也讓山西的商人靜下心來搞別的產業。
這些難以言說的隱痛,使山西不得不繼續強調,現階段根本不可能輕易放棄能源重化工的經濟定位。即使一再做出產業結構調整的規劃,提出綠色產業的發展思路,但占據經濟主導地位的煤炭產業依然不可輕易改變。金融危機,能源出口停滯,加之層出不窮的安全事故引發的資源整合,很現實地將山西的GDP指標拉了下來,以至全國各省的經濟指標從金融危機走出來順利實現“保八增長”的時候,山西還是負數。
晉商大院無疑是祖先留給山西人的寶貴的文化遺產,然而要想讓這份遺產在山西新一代商人中繼續發揚光大,讓新晉商的稱號為社會層面廣泛接受,山西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